望文生義,進而推敲組件的作用

先建立系統的架構性認識,然後透過名稱及命名慣例,就可以推測出各組件的作用。例如:當Winamp嘗試著初始化一個Plug-In時,它會呼叫這個結構中的init函式,以便讓每個Plug-In程式有機會初始化自己。當Winamp打算結束自己或結束某個Plug-In的執行時,便會呼叫quit函式。

在閱讀程式碼的細節之前,我們應先試著捕捉系統的運作情境。在採取由上至下的方式時,系統性的架構是最頂端的層次,而系統的運作情境,則是在它之下的另一個層次。

###好的說明文件難求,拼湊故事的能力很重要 有些系統提供良善的說明文件,也許還利用UML充分描述系統的運作情境。那麼對於閱讀者來說,從系統的分析及設計文件著手,便是快速瞭解系統運作情境的一個途徑。

但是,並不是每個軟體專案都伴隨著良好的系統文件,而許多極具價值的開放原始碼專案,也時常不具備此類的文件。對此,閱讀者必須嘗試自行捕捉,並適度地記錄捕捉到的運作情境。

我喜歡將系統的運作情境,比擬成系統會上演的故事情節。在閱讀細節性質的程式碼前,先知道系統究竟會發生那些故事,是必備的基本功課。你可以利用熟悉或者自己發明的表示工具,描述你所找到的情境。甚至可以只利用簡單的列表,直接將它們列出。只要能夠達到記錄的目的,對程式碼閱讀來說,都能夠提供幫助。或者,你也可以利用UML中的類別圖、合作圖、循序圖之類的表示方法,做出更詳細的描述。

當你能夠列出系統可能會有的情境,表示你對系統所具備的功能,以及在各種情況下的反應,都具備概括性的認識。以此為基礎,便可在任何需要的時候,鑽進細節處深入瞭解。

###探索架構的第一步──找到程式的入口 在之前,我們在一個開發專案中,曾經需要將系統所得到的MP3音訊檔,放至iPod這個極受歡迎的播放設備中。

雖然iPod本身也可以做為可移動式的儲存設備,但並不是單純地將MP3檔案放到iPod中,就可以讓iPod的播放器認得這個檔案,甚至能夠加以播放。

這是因為iPod利用一個特殊的檔案結構(iTunes DB),記錄播放器中可供播放的樂曲、播放清單以及樂曲資訊(例如專輯名稱、樂曲長度、演唱者等)。為了了解並且試著重複使用既有的程式碼,我們找到了一個Winamp的iPod外掛程式(Plug-In)。

Winamp是個人電腦上極受歡迎的播放軟體,而我們找到的外掛程式,能讓Winamp直接顯示連接至電腦的iPod中的歌曲資訊,並且允許Winamp直接播放。

我們追蹤與閱讀這個外掛程式的思路及步驟如下,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外掛程式的系統架構。很明顯的,大概瀏覽過原始碼後,我們注意到它依循著WinAmp為Plug-In程式所制定的規範,也就是說,它是實作成Windows上的DLL,並且透過一個叫做winampGetMediaLibraryPlugin的DLL函式,提供一個名為winampMediaLibraryPlugin的結構。

當我們不清楚系統的架構究竟為何時,我們會試著探索,而第一步,便是找到程式的入口。如何找到呢?這會依程式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差別。

對一個本身就是可獨立執行的程式來說,我們會找啟動程式的主要函式,例如對C/C++來說就是main(),而對Java來說,便是static void main()。在找到入口後,再逐一追蹤,摸索出系統的架構。 但有時,我們所欲閱讀的程式碼是類別庫或函式庫,它只是用來提供多個類別或函式供用戶端程式(Client Program)使用,本身並不具單一入口,此類的程式碼具有多重的入口──每個允許用戶端程式呼叫的函式或類別,都是它可能的入口。

例如,對WinAmp的iPod Plug-In來說,它是一個DLL形式的函式庫,所以當我們想了解它的架構時,必須要先找出它對外提供的函式,而對Windows DLL來說,對外提供的函式,皆會以dllexport這個關鍵字來修飾。所以,不論是利用grep或gtags之類的工具,我們可以很快從原始碼中,找到它只有一個DLL函式(這對我們而言,真是一個好消息),而這個函式便是上述的winampGetMediaLibraryPlugin。

###系統多會採用相同的架構處理Plug-In程式 如果經驗不夠的話,也許無法直接猜出這個函式的作用。

不過,如果你是個有經驗的程式人,多半能從函式所回傳的結構,猜出這個函式實際的用途。而事實上,當你已經知道它是一個Plug-In程式時,就應該要明白,它可能採用的,就是許多系統都採用的相同架構處理Plug-In程式。

當一個系統採用所謂Plug-In形式的架構時,它通常不會知道它的Plug-In究竟會怎麼實作、實作什麼功能。它只會規範Plug-In程式需要滿足某個特定介面。當系統初始化時,所有的Plug-In都可以依循相同的方式,向系統註冊,合法宣示自己的存在。

雖然系統並不確切知道Plug-In會有什麼行為展現,但是因為它制定了一個標準的介面,所以系統仍然可以預期每個Plug-In能夠處理的動作類型。這些動作具體上怎麼執行,對系統來說並不重要。這也正是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的「多型」觀念。

###隨著實務經驗,歸納常見的架構模式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當你「涉世越深」之後,所接觸的架構越多,就越能觸類旁通。只需要瞧上幾眼,就能明白系統所用的架構,自然就能夠直接聯想到其中可能存在的角色,以及角色間的關係。

像上述的Plug-In程式手法,時常可以在許多允許「外掛」程式碼的系統中看到。所以,有經驗的閱讀者,多半能夠立即反應,知道像Winamp這樣的系統,應該是讓每個Plug-In程式,都寫成DLL函式庫。

而每個Plug-In的DLL函式庫中,都必須提供winampGetMediaLibraryPlugin()這個函式(如果你熟悉Windows的程式設計,你會知道這是利用LoadLibrary()和GetProcAddress()來達成的一種多型手法)。如果你熟悉設計模式,你更會知道這是Simple Factory Method這個設計模式的運用。

winampGetMediaLibraryPlugin()所回傳的winampMediaLibraryPlugin結構,正好就描述了每個Winamp Plug-In的實作內容。

###善用名稱可加速瞭解 利用gtags這個工具,我們立即發現,這個Plug-In它所定義的init、quit、PluginMessageProc這三個名稱,都是函式名稱。這暗示在多型的作用下,它們都是在某些時間點,會由Winamp核心本體呼叫的函式。

名稱及命名慣例是很重要的。看到「init」,我們會知道它的作用多半是進行初始化的動作,而「quit」大概就是結束時處理函式,而PluginMessageProc多半就是各種訊息的處理常式(Proc通常是procedure的簡寫,所以PluginMessageProc意指Plugin Message Procedure)了。

「望文生義」很重要,我們看到函式的名稱,就可以猜想到它所代表的作用,例如:當Winamp嘗試著初始化一個Plug-In時,它會呼叫這個結構中的init函式,以便讓每個Plug-In程式有機會初始化自己;當Winamp打算結束自己或結束某個Plug-In的執行時,便會呼叫quit函式。當Winamp要和Plug-In程式溝通時,它會發送各種不同的訊息至Plug-In,而Plug-In程式必須對此做出回應。

我們甚至不需要檢視這幾個函式的內容,就可以做出推測,而這樣的假設,事實上也是正確的。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