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kesenhoo - 原文:http://developer.android.com/training/basics/data-storage/files.html
Android使用與其他平臺類似的基於磁盤的文件系統(disk-based file systems)。本課程將描述如何在Android文件系統上使用 File 的讀寫APIs對Andorid的file system進行讀寫。
File 對象非常適合於流式順序數據的讀寫。如圖片文件或是網絡中交換的數據等。
本課程將會演示如何在app中執行基本的文件相關操作。假定讀者已對linux的文件系統及java.io中標準的I/O APIs有一定認識。
所有的Android設備均有兩個文件存儲區域:"internal" 與 "external" 。 這兩個名稱來自於早先的Android系統,當時大多設備都內置了不可變的內存(internal storage)及一個類似於SD card(external storage)這樣的可卸載的存儲部件。之後有一些設備將"internal" 與 "external" 都做成了不可卸載的內置存儲,雖然如此,但是這一整塊還是從邏輯上有被劃分為"internal"與"external"的。只是現在不再以是否可卸載進行區分了。 下面列出了兩者的區別:
Internal storage:
External storage:
Tip: 儘管app是默認被安裝到internal storage的,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在程序的manifest文件中聲明android:installLocation 屬性來指定程序安裝到external storage。當某個程序的安裝文件很大且用戶的external storage空間大於internal storage時,用戶會傾向於將該程序安裝到external storage。更多安裝信息見App Install Location。
為了寫數據到external storage, 必須在你manifest文件中請求WRITE_EXTERNAL_STORAGE權限:
<manifest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WRITE_EXTERNAL_STORAGE" />
...
</manifest>
Caution:目前,所有的apps都可以在不指定某個專門的權限下做讀external storage的動作。但這在以後的安卓版本中會有所改變。如果我們的app只需要讀的權限(不是寫), 那麼將需要聲明 READ_EXTERNAL_STORAGE 權限。為了確保app能持續地正常工作,我們現在在編寫程序時就需要聲明讀權限。
<manifest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READ_EXTERNAL_STORAGE" />
...
</manifest>
但是,如果我們的程序有聲明**WRITE_EXTERNAL_STORAGE 權限,那麼就默認有了讀**的權限。
對於internal storage,我們不需要聲明任何權限,因為程序默認就有讀寫程序目錄下的文件的權限。
當保存文件到internal storage時,可以通過執行下面兩個方法之一來獲取合適的目錄作為 FILE 的對象:
可以使用File() 構造器在那些目錄下創建一個新的文件,如下:
File file = new File(context.getFilesDir(), filename);
同樣,也可以執行openFileOutput() 獲取一個 FileOutputStream 用於寫文件到internal目錄。如下:
String filename = "myfile";
String string = "Hello world!";
File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try {
outputStream = openFileOutput(filename, Context.MODE_PRIVATE);
outputStream.write(string.getBytes());
outputStream.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如果需要緩存一些文件,可以使用createTempFile()。例如:下面的方法從URL中抽取了一個文件名,然後再在程序的internal緩存目錄下創建了一個以這個文件名命名的文件。
public File getTempFile(Context context, String url) {
File file;
try {
String fileName = Uri.parse(url).getLastPathSegment();
file = File.createTempFile(fileName, null, context.getCacheDir());
catch (IOException e) {
// Error while creating file
}
return file;
}
Note: 我們的app的internal storage 目錄以app的包名作為標識存放在Android文件系統的特定目錄下[data/data/com.example.xx]。 從技術上講,如果文件被設置為可讀的,那麼其他app就可以讀取該internal文件。然而,其他app需要知道包名與文件名。若沒有設置為可讀或者可寫,其他app是沒有辦法讀寫的。因此我們只要使用了MODE_PRIVATE ,那麼這些文件就不可能被其他app所訪問。
因為external storage可能是不可用的,比如遇到SD卡被拔出等情況時。因此在訪問之前應對其可用性進行檢查。我們可以通過執行 getExternalStorageState()來查詢external storage的狀態。若返回狀態為MEDIA_MOUNTED, 則可以讀寫。示例如下:
/* Checks if external storage is available for read and write */
public boolean isExternalStorageWritable() {
String state = 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State();
if (Environment.MEDIA_MOUNTED.equals(stat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Checks if external storage is available to at least read */
public boolean isExternalStorageReadable() {
String state = 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State();
if (Environment.MEDIA_MOUNTED.equals(state) ||
Environment.MEDIA_MOUNTED_READ_ONLY.equals(stat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儘管external storage對於用戶與其他app是可修改的,我們可能會保存下面兩種類型的文件。
想要將文件以public形式保存在external storage中,請使用getExternalStoragePublicDirectory()方法來獲取一個 File 對象,該對象表示存儲在external storage的目錄。這個方法會需要帶有一個特定的參數來指定這些public的文件類型,以便於與其他public文件進行分類。參數類型包括DIRECTORY_MUSIC 或者 DIRECTORY_PICTURES. 如下:
public File getAlbumStorageDir(String albumName) {
// Get the directory for the user's public pictures directory.
File file = new File(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PublicDirectory(
Environment.DIRECTORY_PICTURES), albumName);
if (!file.mkdirs()) {
Log.e(LOG_TAG, "Directory not created");
}
return file;
}
想要將文件以private形式保存在external storage中,可以通過執行getExternalFilesDir() 來獲取相應的目錄,並且傳遞一個指示文件類型的參數。每一個以這種方式創建的目錄都會被添加到external storage封裝我們app目錄下的參數文件夾下(如下則是albumName)。這下面的文件會在用戶卸載我們的app時被系統刪除。如下示例:
public File getAlbumStorageDir(Context context, String albumName) {
// Get the directory for the app's private pictures directory.
File file = new File(context.getExternalFilesDir(
Environment.DIRECTORY_PICTURES), albumName);
if (!file.mkdirs()) {
Log.e(LOG_TAG, "Directory not created");
}
return file;
}
如果剛開始的時候,沒有預定義的子目錄存放我們的文件,可以在 getExternalFilesDir()方法中傳遞null
. 它會返回app在external storage下的private的根目錄。
請記住,getExternalFilesDir() 方法會創建的目錄會在app被卸載時被系統刪除。如果我們的文件想在app被刪除時仍然保留,請使用getExternalStoragePublicDirectory().
無論是使用 getExternalStoragePublicDirectory() 來存儲可以共享的文件,還是使用 getExternalFilesDir() 來儲存那些對於我們的app來說是私有的文件,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使用那些類似DIRECTORY_PICTURES
的API的常量。那些目錄類型參數可以確保那些文件被系統正確的對待。例如,那些以DIRECTORY_RINGTONES
類型保存的文件就會被系統的media scanner認為是ringtone而不是音樂。
如果事先知道想要保存的文件大小,可以通過執行getFreeSpace() or getTotalSpace() 來判斷是否有足夠的空間來保存文件,從而避免發生IOException。那些方法提供了當前可用的空間還有存儲系統的總容量。
然而,系統並不能保證可以寫入通過getFreeSpace()
查詢到的容量文件, 如果查詢的剩餘容量比我們的文件大小多幾MB,或者說文件系統使用率還不足90%,這樣則可以繼續進行寫的操作,否則最好不要寫進去。
**Note:**並沒有強制要求在寫文件之前去檢查剩餘容量。我們可以嘗試先做寫的動作,然後通過捕獲 IOException 。這種做法僅適合於事先並不知道想要寫的文件的確切大小。例如,如果在把PNG圖片轉換成JPEG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最終生成的圖片大小是多少。
在不需要使用某些文件的時候應刪除它。刪除文件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執行文件的delete()
方法。
myFile.delete();
如果文件是保存在internal storage,我們可以通過Context
來訪問並通過執行deleteFile()
進行刪除
myContext.deleteFile(fileName);
Note: 當用戶卸載我們的app時,android系統會刪除以下文件:
然而,通常來說,我們應該手動刪除所有通過 getCacheDir() 方式創建的緩存文件,以及那些不會再用到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