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泡沫

談到泡沫化,大家肯定是想到大蕭條。事實上,每個產業的興盛衰敗,都有泡沫,不管是大泡沫,或是小泡沫,其實都是產業平衡的調整。

高度發展的市場,勢必是高度競爭,價格競爭、品質競爭、功能性競爭、創新競爭等等各種競爭,最後導致利潤降低(如臺灣電子業被戲稱為毛利小五郎)

而利潤降低的後果,就是導致公司開始縮衣節食,不明智的公司會先收掉研發部,結果新的產品沒有推出,或是推出的產品與競爭者過於雷同,最後就是看誰先呼吸不過來先倒閉。

十年前當許文龍做奇美液晶面板時,就是液晶螢幕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當時許文龍便是採取這種淹水戰略,水淹得越高 (價格越低),就看誰最後淹死,資金不足、營運能力差等公司本質不良的企業會先倒閉,市場在此時就得以獲得體質的調整,商品從不正常的銷售價格,跌回商品原本應有的價格,最後變成較為健康的自由市場。

而資金最雄厚的企業,就是洪水退去時,取得大半市場的得主,得以壟斷市場的時代便來臨。且只要企業能夠壟斷市場,任何新加入戰局的新創小公司,都再也不是對手。

那麼支撐企業的資金怎麼來? 1. 投資人的資金 (風頭、創投或依賴股票市場)2. 企業早期盈利存下來的資金。

第一點我相信各位都很熟悉了,就不解釋。要能做到第二點,就必須優先進入市場,做到觀察、研究、思考、方向調整、創新。

越晚進入市場,觀察的細節肯定比競爭者少、經驗也比競爭者少、資金也比競爭者少、能思考的時間也比競爭者少,因此,越晚進入市場,並贏得市場,且在市場中立足,整體來看,勝算是很低的,除非企業透過併購的方式進行市場的滲透。

再來就是技術門檻,行業的投入門檻越低,越容易做出足以與主流商品競爭的商品,競爭者加入戰局的速度就越快,市場就越快飽和,並進入競價階段。像現在銷售 Android 手機的廠商跟投入電子商務的企業都快手指數不清了。

而臺灣現在才開始炒的物聯網、3D 列印,其實在多年前,國外早已開始累積物聯網等相關應用的基礎,只是像臺灣這樣經濟剛開始起飛的國家,當時看不到夠遠的 Vision,大家只專注在炒作光電、手機、PC 市場。而當臺灣產業的龍頭股 HTC, ASUS, ACER 陸續沒落,這些投資人才開始關注在新興產業的興起。

這些行業,乍看之後很有賺頭很有發展潛力,但不是每樣新創商品背後需求的重要度跟客戶足以支撐整個企業的營運,更何況有更多製作類似商品的競爭對手加入戰局,又用超低廉價格銷售服務或產品。

許多新創企業多半在三年內倒閉的原因,主要在於企業本質不良,因為本身沒有創造足夠現金流的能力,加上由於是風投或創投來的資金,金額數量龐大,一般人沒有此鉅額理財的能力,因此容易揮霍無度,譬如:在租金高昂地段租用辦公室、重金裝潢、購買不必要的設施、初期大量僱用開發人員,導致最後入不敷出提早收攤。

一旦風投、創投的資金被消耗殆盡,公司只能繼續尋找其他投資者,否則就只有解散一途。天真的老闆可能還以為新加入的投資者可以解決一切,事實是,整個公司結構越來越混亂,投資者對公司策略各有意見,公司營運最後變成多頭馬車,也免不了五馬分屍的命運。

也就是說,現在在雜誌上風光的企業,不見得會是三年後繼續佇立在市場的企業,甚至可能只是一攤被又吹又捧而尚未成形的泡沫,如果營運不佳,也是遲早要隨著泡沫收攤,只是燒資金速度的快慢罷了。 酷炫的商品或許風光,但路遙知馬力,企業的營運能力還是最重要的,否則也只是隨著市場的新陳代謝一起代謝掉的泡沫罷了。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