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瞭解bytes、str與unicode的區別

Python3有兩種表示字符序列的類型:bytes和str。前者的實例包含原始的8位值,後者的實例包含Unicode字符。

Python2也有兩種表示字符序列的類型,分別叫做str和Unicode。與Python3不同的是,str實例包含原始的8位值;而unicode的實例,則包含Unicode字符。

把Unicode字符表示為二進制數據(也就是原始8位值)有許多種辦法。最常見的編碼方式就是UTF-8。但是,Python3的str實例和Python2的unicode實例都沒有和特定的二進制編碼形式相關聯。要想把Unicode字符轉換成二進制數據,就必須使用encode方法。要想把二進制數據轉換成Unicode字符,則必須使用decode方法。

編寫Python程序的時候,一定要把編碼和解碼操作放在界面最外圍來做。程序的核心部分應該使用Unicode字符類型(也就是Python3中的str、Python2中的unicode),而且不要對字符編碼做任何假設。這種辦法既可以令程序接受多種類型的文本編碼(如Latin-1、Shift JIS和Big5),又可以保證輸出的文本信息只採用一種編碼形式(最好是UTF-8)。

由於字符類型有別,所以Python代碼中經常會出現兩種常見的使用情境: 開發者需要原始8位值,這些8位值表示以UTF-8格式(或其他編碼形式)來編碼的字符。

開發者需要操作沒有特定編碼形式的Unicode字符。 所以,我們需要編寫兩個輔助(helper)函數,以便在這兩種情況之間轉換,使得轉換後的輸入數據能夠符合開發者的預期。

#在Python3中,我們需要編寫接受str或bytes,並總是返回str的方法:
def to_str(bytes_or_str):
  if isinstance(bytes_or_str, bytes):
    value = bytes_or_str.decode('utf-8')
  else:
    value = bytes_or_str
  return value # Instance of str
   
#另外,還需要編寫接受str或bytes,並總是返回bytes的方法:
def to_bytes(bytes_or_str):
  if isinstance(bytes_or_str, str):
    value = bytes_or_str.encode('utf-8')
  else:
    value = bytes_or_str
  return value # Instance of bytes

#在Python2中,需要編寫接受str或unicode,並總是返回unicode的方法:
#python2
def to_unicode(unicode_or_str):
  if isinstance(unicode_or_str, str):
    value = unicode_or_str.decode('utf-8')
  else:
    value = unicode_or_str
  return value # Instance of unicode
   
#另外,還需要編寫接受str或unicode,並總是返回str的方法:
#Python2
def to_str(unicode_or_str):
  if isinstance(unicode_or_str, unicode):
    value = unicode_or_str.encode('utf-8')
  else:
    value = unicode_or_str
  reutrn vlaue # Instance of str
  

在Python中使用原始8位值與Unicode字符時,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 第一個問題可能會出現在Python2裡面。如果str只包含7位ASCII字符,那麼unicode和str實例似乎就成了同一種類型。

  • 可以用+操作符把這種str與unicode連接起來。
  • 可以用等價於不等價操作符,在這種str實例與unicode實例之間進行比較。
  • 在格式字符串中,可以用』%s'等形式來代表unicode實例。

這些行為意味著,在只處理7位ASCII的情境下,如果某函數接受str,那麼可以給它傳入unicode;如果某函數接受unicode,那麼也可以給它傳入str。而在Python3中,bytes與str實例則絕對不會等價,即使是空字符串也不行。所以,在傳入字符序列時必須留意其類型。

第二個問題可能會出現在Python3裡面。如果通過內置的open函數獲取了文件句柄,那麼請注意,該句柄默認會採用UTF-8編碼格式來操作文件。而在Python2中,文件操作的默認編碼格式則是二進制形式。這可能會導致程序出現怪的錯誤,對習慣了Python2的程序員來說更是如此。

例如,現在要向文件中隨機寫入一些二進制數據。下面這種用法在Python2中可以正常運作,但在Python3中不行。

with open('/tmp/random.bin','w') as f:
  f.write(os.urandom(10))
>>>
TypeError: must be str, not bytes

發生上述異常的原因在於,Python3給open函數添加了名為encoding的新參數,而這個新參數的默認值是』utf-8』。這樣在文件句柄上進行read和write操作時,系統就要求開發者必須傳入包含Unicode字符的str實例,而不接受包含二進制數據的bytes實例。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用二進制寫入模式(』wb')來開啟待操作的文件,而不能像原來那樣,採用字符寫入模式(『w')。按照下面這種方式來使用open函數,即可同時適配Python2與Python3:

with open('/tmp/ramdom.bin','wb') as f:
    f.write(os.urandom(10))

要點:

  • 在Python3中,bytes是一種包含8位值的序列,str是一種包含Unicode字符的序列。開發者不能以>或+等操作符來混同操作bytes和str實例。

  • 在Python2中,str是一種包含8位值的序列,unicode是一種包含Unicode字符的序列。如果str只含有7位ASCII字符,那麼可以通過相關的操作來同時使用str和unicode。

  • 在對輸入的進行操作之前,使用輔助函數來保證字符序列的類型與開發者的期望相符(有的時候,開發者想操作以UTF-8格式來編碼的8位值,有的時候,則想操作Unicode字符)。

  • 從文件中讀取二進制數據,或向其中寫入二進制數據時,總應該以』rb'或』wb'等二進制模式來開啟文件。

摘自《編寫高質量Python代碼的59個有效方法》--第三條:瞭解bytes、str與unicode的區別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