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停止使用 setdefaultencoding('utf-8'), 以及為什麼

最壞實踐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上面這種代碼曾經(現在依然)是解決中文編碼的萬能鑰匙。解決編碼錯誤問題一勞永逸,從此和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5: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說 byebye 。

那麼現在,對於那些想解決 UnicodeEncodeError 問題而搜索到這篇文章的讀者,我要說的是,不要用以上的代碼片段。下面我來說說為什麼,以及我們應該怎麼做。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會導致的兩個大問題

簡單來說這麼做將會使得一些代碼行為變得怪異,而這怪異還不好修復,以一個不可見的 bug 存在著。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

1. 編碼錯誤

import chardet
def print_string(string):
    try:
        print(u"%s" % string)
    except UnicodeError:
        print u"%s" % unicode(byte_string, encoding=chardet.detect(string)['encoding'])

print_string(u"þ".encode("latin-1"))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print(key_in_dict('þ'))

輸出:

$~ þ
$~ þ

在上面的代碼中,默認的 ascii 編碼無法解碼,þ latin-1 編碼 hex 表示是 c3 be ,顯然是超出了只有128個字符的 ascii 碼集的,引發 UnicodeError 異常,進入異常處理。異常處理則會根據編碼探測,用最可能的編碼來解碼,會比較靠譜地輸出 þ 。 而一旦我們將 defaultencoding 設置為 utf-8,因為 utf-8 的字符範圍是完全覆蓋 latin-1,因此,會直接使用 utf-8 進行解碼。c3 be 在 utf-8 中,是 þ。於是我們打印出了完全不同的字符。 可能你們會說我們不會寫這樣的代碼。如果我們寫了也會做修正。但如果是第三方庫這麼寫了呢?項目依賴的第三方庫就這麼 bug 了。如果你不依賴第三方庫,那麼下面這個 bug,還是逃不過。

2. dictionray 行為異常

假設我們要從一個 dictionary 裡查找一個 key 是否存在,通常來說,有兩種可行方法。

#-*- coding: utf-8 -*-

d = {1:2, '1':'2', '你好': 'hello'}
def key_in_dict(key)
    if key in d: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key_found_in_dict(key):
    for _key in d:
        if _key == key: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我們對比下改變系統默認編碼前後這倆函數的輸出有什麼不同。

#-*- coding: utf-8 -*-

print(key_in_dict('你好'))
print(key_found_dict('你好'))
print(key_in_dict(u'你好'))
print(key_found_in_dict(u'你好'))

print('------utf-8------')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print(key_in_dict('你好'))
print(key_found_dict('你好'))
print(key_in_dict(u'你好'))
print(key_found_in_dict(u'你好'))

輸出:

$~ True
$~ True
$~ False
$~ False
$~ ------utf-8------
$~ True
$~ True
$~ False
$~ True

可以看到,當默認編碼改了之後,兩個函數的輸出不再一致。 dict 的 in 操作符將鍵做哈希,並比較哈希值判斷是否相等。對於 ascii 集合內的字符來說,不管是字節字符類型還是還是 unicode 類型,其哈希值是一樣的,如 u'1' in {'1':1} 會返回 True,而超出 ascii 碼集的字符,如上例中的 '你好',它的字節字符類型的哈希與 unicode 類型的哈希是不一樣的。 而 == 操作符則是做了一次轉換,將字節字符(byte string,上面的 '你好')轉換成 unicode(u'你好') 類型,然後對轉換後的結果做比較。在 ascii 系統默認編碼中,'你好'轉換成 Unicode 會產生 Warning: UnicodeWarning: Unicode equal comparison failed to convert both arguments to Unicode - interpreting them as being unequal,因為超出碼集無法轉換,系統會默認其不相等。當系統編碼被我們手動改為 utf-8 後,這個禁忌則被解除,'你好' 能夠順利被轉換成 unicode,最後的結果就是,in 和 == 行為不再一致。

問題的根源:Python2 中的 string

Python 為了讓其語法看上去簡潔好用,做了很多 tricky 的事情,混淆 byte string 和 text string 就是其中一例。

在 Python 裡,有三大類 string 類型,unicode(text string),str(byte string,二進制數據),basestring,是前兩者的父類。

其實,在語言設計領域,一串字節(sequences of bytes)是否應該當做字符串(string)一直是存在爭議的。我們熟知的 Java 和 C# 投了反對票,而 Python 則站在了支持者的陣營裡。其實我們在很多情況下,給文本做的操作,比如正則匹配、字符替換等,對於字節來說是用不著的。而 Python 認為字節就是字符,所以他們倆的操作集合是一致的。 然後進一步的,Python 會在必要的情況下,嘗試對字節做自動類型轉換,例如,在上文中的 ==,或者字節和文本拼接時。如果沒有一個編碼(encoding),兩個不同類型之間的轉換是無法進行的,於是,Python 需要一個默認編碼。在 Python2 誕生的年代,ASCII 是最流行的(可以這麼說吧),於是 Python2 選擇了 ASCII。然而,眾所周知,在需要需要轉換的場景,ASCII 都是沒用的(128個字符,夠什麼吃)。

在歷經這麼多年吐槽後,Python 3 終於學乖了。默認編碼是 Unicode,這也就意味著,做所有需要轉換的場合,都能正確併成功的轉換。

最佳實踐

說了這麼多,如果不遷移到 Python 3,能怎麼做呢? 有這麼幾個建議:

  • 所有 text string 都應該是 unicode 類型,而不是 str,如果你在操作 text,而類型卻是 str,那就是在製造 bug。

  • 在需要轉換的時候,顯式轉換。從字節解碼成文本,用 var.decode(encoding),從文本編碼成字節,用 var.encode(encoding)。

  • 從外部讀取數據時,默認它是字節,然後 decode 成需要的文本;同樣的,當需要向外部發送文本時,encode 成字節再發送。

##References

  • UTF-8 codes
  • LATIN-1 codes
  • ASCII wiki
  • Why sys.setdefaultencoding() will break code
  • Getting unicode right in Python

书籍推荐